导师姓名:赵万华
所在学院:机械工程学院
关键词:知行合一,顶天立地,遵循规律,精益求精,严谨务实。
学生最想对导师说的一句话:在赵老师的带领下,我们知难而上,去领略知识的海洋,我们脚踏实地,去攀登科研的高峰。
德:近学生,育多能,躬行知行合一
站在学生的立场看问题,培养学生多维全面的能力体系,是赵老师培养学生的核心理念。研究生阶段,大家或多或少的遇到学业、身体、思想等方面的困难,赵老师定期与同学们谈心,不仅限于科研工作内容,并根据各人间的知识背景和性格特点因材施教,帮助学生在知识、能力和人文素养三方面全方位提升自我。在学生科研遇到瓶颈时,特别是遇到学科交叉的困惑时,赵老师会尽一切努力为学生创造同各个领域专家学习和讨论的机会。赵老师非常重视大家的身体健康,发起并组织了如踢毽子、羽毛球等许多团体体育活动,以身作则投入时间参与,使之成为团队的传统,帮助大家培养并建立了运动的良好习惯。
能:求本质,循规律,谱写创新篇章
“研究要从工程的实际需求出发,了解事物发展的物理本质,遵循研究对象的客观规律,最后研究也必须揭示真理或解决工程问题,提升我国机电装备的自主水平。”这是赵老师为学的根本原则。为了帮助学生们更好的了解研究的工程对象,赵老师总是亲自带领学生去到企业现场,了解企业需求,提炼现场问题。面向科研发展前沿难点问题,赵老师也是强调理论创新和源头创新,要求大家从基本数理原理为根基,建模型,分析规律,并帮助大家树立正确的创新思维,“一味地模仿他人、跟随他人脚步是不能做到源头创新的,也不是真正的科研”。此外,不断完善的学术成果促进机制也极大地鼓励大家做出优异的科研工作:不以论文数量作为唯一评判原则,从行业的角度来衡量工作的意义和创新性。赵老师提出的这一评价体系使得团队的科研工作始终在追求创新而实用,顶天并立地。
勤:尽责任,重能力,勇攀科研高峰
研究生求学之路道阻且长,在踏入科研之门伊始,赵老师便组织进行系统性的新生培训,针对实验过程中需要掌握的基本知识,基本实验技能和软件使用操作等进行专业培训,并组织各个方向的高年级博士生进行研究方向的简介,帮助每一个研究生提升基本科研素质,拥有全局意识,并顺利进入科研状态。为了锻炼我们的表达能力和增进学术交流,课题组每两周进行一次小组讨论,每月一次月末汇报,每学期一次学期总结,这些都是保证我们科研进展和提升综合能力的重要途径。为了培养我们的国际视野,赵老师多次邀请国外的知名学者来我校进行学术交流,鼓励并帮助我们参加国际高水平会议或出国联合培养。除此之外,赵老师经常叮嘱我们要多一点人文素质,支教活动、敬老爱幼活动早已成为团队的传承性活动,培养了一届又一届有责任心、爱心和感恩的心的毕业生。
效:夯理论,拓应用,铸就领军人才
对于每个学生的研究生生涯规划,赵老师按照“三圈理论”对我们进行科研指导,要求我们从工程应用的需求提取关键技术,从解决关键技术的需求寻找支持的基础理论,基础理论是内核,关键技术是提升,工程应用是拓展。多位已毕业的本课题组优秀学子返校交流时表示,得益于研究生阶段的扎实基础理论和对工程对象的深入认知,让他们在工作岗位上持续的发光发热,其中许多已经走向了工作单位的中高层。赵老师主讲的《机械制造技术基础》获得陕西省精品课程,并获得全国优秀教师称号。近五年课题组多名研究生被评为优秀学位论文和获得优秀研究生称号,获得专利21项和软件版权21项,发表高水平SCI、EI、ISTP论文78篇。